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黃牌紅牌重機差別?筆記

 資料來源 : https://www.iwantcar.tw/DOC_1134.htm

黃牌紅牌重機怎麼分?


機車車牌的顏色是依照排氣量做區分:

50cc以下,是綠牌機車,屬於輕型機車。

50CC以上到250CC,是白牌重機,屬一般重型機車駕照,路權行駛一般道路。

250CC以上到550CC,是黃牌重機,屬大型重型機車駕照(需另考),路權行駛一般道路。

550CC以上,是紅牌重機,屬大型重型機車駕照(比照黃牌),除高速公路(國道)外,路權行駛和汽車無異。

2021年10月17日 星期日

續傳軟體 Free Download Manager(FDM)免費檔案下載軟體 筆記

 資料來源 : https://www.azofreeware.com/2006/04/free-download-manager-fdm-20416.html

https://azodl.blogspot.com/2015/04/free-download-manager.html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如何降膽固醇 ( 害你膽固醇上升的不是雞蛋是「麵包」 ) 筆記

 資料來源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3098

https://www.edh.tw/article/18797

https://heho.com.tw/archives/93087

害你膽固醇上升的不是雞蛋是「麵包」!

降低膽固醇就靠2種天然水果 

酪梨=天然「降膽固醇藥」
芭樂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膽固醇累積

 我們常把膽固醇跟許多負面的疾病聯想在一起,像是三高、肥胖等問題。如何避免過多膽固醇?許多人的直覺都是「少吃雞蛋」。但其實,已經有實驗證實,雞蛋中的膽固醇,並不會直接引起人類心血管的問題;反而是麵包、含糖飲料等精緻飲食才是元兇。想要降低過高的膽固醇,除了少吃這些食物,還有實驗證實酪梨、芭樂都是天然的降膽固醇食物。 中醫師診所院長吳宏乾在《蛋療:中醫祕傳五大內臟對症蛋食養生帖》(幸福文化)中,指出醫學界曾經一度認為,由於雞蛋當中的膽固醇含量太高,會引起人類的心血管疾病等問題,然而這一說法在近年已經改變。 「但是,多份研究報告指出,人身體內80%的膽固醇是由身體自行合成,與食用膽固醇無關。會刺激膽固醇含量上升,是因為吃了太多飽和脂肪及非常不健康的人造反式脂肪。」 國際指引已取消雞蛋引發高膽固醇的說法 2015年美國《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發表一項研究,就是研究人員追蹤兩萬名測試者長達20年,證實每週食用數顆含蛋黃的雞蛋,也不會增加罹患心肌梗塞或中風等心血管病的機會。2016年4月初,美國膳食諮詢委員會也頒布了最新的膳食指南,剔除每日不應攝取多於300毫克膽固醇的限制,取消長久以來食用雞蛋會引發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等的說法。 吳宏乾表示,雖然一顆蛋裡約含有250毫克的膽固醇,但好消息是其中又以優良的膽固醇(HDL-C)佔大多數,而蛋黃中的卵磷脂又能夠溶解壞的膽固醇(LDL-C),所以吃蛋時真的不必太擔心膽固醇的問題。 膽固醇過高,反而是精緻飲食惹的禍! 其實,像是麵包、油炸食品以及含糖飲料,才是導致肥胖、造成三高以及膽固醇累積的問題。這些食物在體內代謝後,容易提升膽固醇的指數,增加身體的負擔。 這些不健康的食物中,最常被我們忽略的就是「麵包」。不少人的早餐首選,還是便利商店的麵包配飲料。大部分市售麵包可能含有多達十幾種的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物,不僅增加膽固醇,還可能增加肝、腎負擔。 另外,許多化學添加物易引起人體過敏反應,對於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的兒童尤其不利!國外已有研究,攝取過多的人工色素,會造成過動,甚至還會影響智商和大腦發育。因此,避開吃精緻食物,尤其是麵包,是非常重要的健康決策。 江守山:酪梨=天然「降膽固醇藥」 想要吃得健康,用飲食降低膽固醇,也是可行的。腎臟科名醫江守山就分享,食用酪梨是比得上降膽固醇藥物的食品。他指出,每天吃酪梨可以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賓州大學等研究指出,只要食用酪梨5週,膽固醇整體就會下降,尤其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最大。 江守山指出,氧化的低密度膽固醇會導致動脈中斑塊的積累,而氧化是一種與心臟病和癌症相關的生物過程。食用酪梨的話,就能降低這些問題發生的機會。另外,除了控制膽固醇,酪梨還含有健康化合物,如類胡蘿蔔素,也有益於眼睛健康。 芭樂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膽固醇累積 除了酪梨,芭樂也是同樣有效且更普及的水果,甚至芭樂籽還含有的抗氧化劑和生物活性物質,有益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而且芭樂籽所含豐富的纖維,可使身體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受體)的量以產生更多膽汁鹽(bile acids),有助於降低血流中的膽固醇,避免膽固醇過高,堆積在動脈血管壁的內層,引起慢性發炎、形成斑塊。


害你膽固醇上升的不是雞蛋是「麵包」!降低膽固醇就靠2種天然水果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93087

如何降體脂肪 筆記

 資料來源 : https://www.edh.tw/article/10868

降體脂肪全攻略!如何降低體脂肪率?對照體脂肪標準表、減脂飲食運動一次蒐羅,不怕體脂肪過高找上你!

 瀏覽數 3,247,966
 
 
 
降體脂肪就看這篇!體脂肪標準表+減脂飲食運動,揮別體脂肪過高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報導】許多愛美的現代人,都視體脂肪為減肥大敵,所以只要看到別人分享如何降低體脂肪的方法,不論是飲食、運動或減肥產品都會一一嘗試;但是也有許多人在減體脂這條路上常常覺得氣餒,為什麼不管多努力體脂肪都降不下來呢?其實在踏上減脂之路前,不妨先參照體脂肪標準表、對照自己的體脂肪率,也了解正確的體脂肪計算測量方式,因為不論體脂肪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對健康造成傷害;如果還是想要減去多餘的體脂肪,就一起來看看多位專家在降體脂飲食、降體脂運動兩大方面的建議,用健康、循序漸進的方式減體脂,才能打造最健美、有體力的好身材喔!

想減體脂肪,當然就要先從認識體脂肪開始!人體是由骨骼、肌肉、脂肪、水分等成分組成,其中脂肪是身體能量的來源之一,具有維持體溫、緩衝外來撞擊、滋潤皮膚、維持荷爾蒙的正常運作等功能。雖然許多現代人都會希望盡量減低體脂肪,但其實脂肪是人體內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喔!
而脂肪在人體內的分布位置也很多元,大致上可分為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兩種:

  • 皮下脂肪附著在皮膚之下的脂肪,不只能儲存脂肪,還能保護來自外界的寒冷或衝擊。通常讓女性感覺身型肥胖的就是皮下脂肪,也由於容易堆積在下半身,常常形成「洋梨形身材」。

  • 內臟脂肪附著在腹部、胃腸周圍的腸系膜上的脂肪組織,可以支撐、固定和保護內臟。男性的肥胖比較多與內臟脂肪有關,因此常出現啤酒肚、「蘋果型身材」。這種脂肪堆積在腹部、內臟的肥胖類型,更是亞洲人常見的肥胖類型。

其中,許多研究都指出,內臟脂肪相較於皮下脂肪更危險,因為內臟脂肪跟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很大的關係。 (編輯推薦:好想減掉內臟脂肪、不動也能瘦!真正燃脂的運動指南)

根據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減重門診的相關資料,體脂肪的分布也會受到年齡的影響,隨著年紀變大,體脂肪也容易向腹部集中;另一方面,肌肉量則可能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因此對年紀較大的老年人來說,肥胖的型態大多屬於中央型肥胖或肌少型肥胖。

體脂肪標準表一次對照:你的體脂肪率該怎麼計算與測量?



目前體脂肪測量大多是以體脂率來看,體脂率表示脂肪在人體內所佔的百分比。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理想的體脂率是會根據年齡、性別而有所不同的,而當超過了一定的數字時,就代表著有肥胖的疑慮,這時為了自己往後的健康著想,就該想辦法從飲食、運動與生活習慣著手減體脂肪囉!以下先一起來看看體脂肪標準表吧!

 男性女性
30歲以下14~20%17~24%
30歲以上17~23%20~27%
肥胖25%以上30%以上

而體脂肪計算又是怎麼進行的呢?現今市面上有許多體脂儀產品,是一般人了解自己體脂肪率的好幫手,但測量體脂率和量身高、量體重不同,體脂肪計算是無法直接測量的。營養師劉素櫻解釋,體脂計是利用脂肪幾乎不導電的特性,藉由微弱電流測量身體電阻,再搭配身高、體重、性別、年齡等資料,計算出體脂率以及肌肉量、基礎代謝率等數值。也就是說,體脂率計算的測量方法是屬於「間接測量」。

也由於體脂計實際上測量到的是電阻,測出來的數據也會因為人體含水量而有差異,像是進食、排尿、運動前後,或是身體是否有水腫或使用利尿劑等狀況,都會影響到體脂肪率計算。

因此如果要使用體脂計追蹤自己的體脂肪率、希望得到比較準確的結果,就要盡量排除體脂肪測量時可能造成差異的因素,一般來說,建議在符合以下條件時測量,數據會較為固定:

  • 起床後吃早餐前,或至少空腹3小時以上:避免吃下的食物影響到體脂率計算。
  • 起床上廁所後,或測量前先排尿:

    避免尿液含水量影響計算。
  • 使用固定儀器測量:不同機器所測量的部位可能不同,體脂率計算容易產生誤差。
  • 盡可能每天固定時間測量:避免人體生化電阻影響到測量數字;另外女性生理期時測量容易產生誤差,也應避免。
  • 避免剛洗完澡時、飲酒後12小時內、運動過度時測量。

體脂肪過高的原因是什麼?體脂肪過高會有哪些壞處呢?



體脂肪過高是肥胖的標準之一,而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名譽教授謝明哲指出,所謂的「肥胖」是人體內脂肪組織過多、脂肪細胞太多或太大,並儲存了過多的三酸甘油酯所造成的。什麼情況下會導致人體細胞儲存過多的三酸甘油酯呢?三酸甘油酯來自我們吃下的過多熱量,包括醣類(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酒精等,當人體攝取的熱量太多,過高的血糖等無法被消耗時,就會經由一連串的反應,轉換成三酸甘油酯並儲存在脂肪細胞中。

想像脂肪細胞像一個倉庫:當需要儲存的三酸甘油酯越來越多,就必須擴充倉庫的容量,因此脂肪細胞會變大;而當一間倉庫無法再繼續擴充,湧入的貨物就只能存進另一間倉庫,因此脂肪細胞也會變多。長此以往,脂肪細胞變得又大又多、儲存過多的三酸甘油酯,也就形成了肥胖。 (編輯推薦:別讓身材飄出嬸味!35歲後,如何預防內臟脂肪纏一輩子?)

體脂肪過高與肥胖當然對身體有極大的影響。根據高雄醫學大學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美瑾所撰寫的文章,脂肪是人體用來儲存能量的組織,還會分泌許多跟人體功能相關的物質,像是瘦素、控制發炎的介白素等等。因此,如果體脂肪過高、過低,就可能造成身體各種代謝機能的問題。

以現代人較常出現的體脂肪過高、也就是肥胖問題來說,過多的體脂肪被認為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相關,並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痛風、脂肪肝、胃食道逆流等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就連現代人聞之色變、已經蟬聯十大死因連續37年的癌症,也和體脂肪過高與肥胖有關,包括乳癌、大腸直腸癌、食道癌等。

了解體脂肪過高的原因、以及體脂肪所可能對健康帶來的好處與威脅以後,身為體脂肪過多或想減肥的人,下一步就是實際開始進行瘦身計畫了!可是也有許多嘗試過百百種減肥方法的人,總是覺得自己的體脂肪降不下來,究竟該如何降低體脂肪才有效呢?

體脂肪的增加原因,簡單說就是「吃太多、動太少」,因此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名譽教授謝明哲也指出,想減肥的三個原則,就是減少體脂肪儲存、增加體脂肪分解、促進體脂肪的利用量。所以想要健康瘦身甩掉多餘體脂,不外乎是從飲食與運動著手,現在就來看看專家建議如何降體脂肪吧!

如何降低體脂肪?首先從減體脂肪飲食開始!



既然體脂肪的來源是吃下的熱量,減少體脂肪的的方法首先就從飲食控制開始吧!

降低體脂肪飲食:需要控制攝取量的食物類型



醣類、脂肪
碳水化合物與油脂被吃下肚後,分別會被分解成葡萄糖和脂肪酸,而如果過多的熱量來源沒有被消耗掉,血糖與脂肪酸就會逐步被轉化成脂肪儲存,導致體脂肪增加。

此外,脂肪細胞的三酸甘油酯,需要依靠三酸甘油酯解脂酶來分解;而藉由減少富含醣類食物的攝取,可以有助於提高三酸甘油酯解脂酶的活性,進而幫助促進體脂肪的分解,有效降體脂。

果糖、過甜的水果
果糖與葡萄糖的吸收、代謝途徑有些不同,因此和葡萄糖不一樣,果糖並不容易使血糖快速升高。不過近年文獻發現,果糖被人體吸收的速度比葡萄糖快,還會繞過肝臟直接進入新陳代謝,因此更容易被轉換成脂肪。 (編輯推薦:藏在水果中的肥胖地雷!1表揭曉易胖水果有哪些)

在台灣非常風行的各式飲料或手搖店,其中用於調整甜度的常常都是果糖糖漿,也是另一項造成體脂肪過高的肥胖元凶。另一方面,雖然水果大致上被認為是健康的食物,但近年品種改良讓水果的甜度越來越高,果糖含量也不可小覷,應適量食用才能維持健康又降體脂成功喔!

降低體脂肪飲食:需要適量攝取的食物類型



蛋白質
蛋白質雖然也有熱量,但同時也是人體製造肌肉的原料。如果減肥時沒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就容易導致肌肉組織分解。而肌肉又是人體消耗熱量的一大來源,如果肌肉減少了反而會降低基礎代謝率,導致之後減肥容易失敗。

維生素、礦物質
從蔬菜水果中攝取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是維持身體正常代謝與運作機能的重要物質;此外蔬果也有助於維持飽足的感覺,可以避免餓肚子減肥的不適感、防止肚子太餓反而吃更多,增加減肥降體脂的成功率。

水分、低糖飲料
知名健身教練筋肉媽媽指出,水在人體內有調節體溫、維持代謝、幫助營養吸收、排除多餘毒素等作用,如果身體開始缺水,就會讓人開始覺得疲憊、思緒不清楚;恩主公醫院衛教資訊也提到,喝水雖然不能直接提升代謝率,但可以維持代謝順暢、促進腸胃蠕動排除體內廢物,因此想要減肥降體脂一定要維持良好的喝水習慣。

茶、咖啡
除了控制熱量攝取、同時補足身體所需的基本營養以外,茶中的茶鹼、咖啡中的咖啡因等生物鹼,則能間接提高三酸甘油酯解脂酶的活性。

如何降低體脂肪?降體脂肪運動必不可少!



降體脂運動第一步:肌力訓練



降體脂肪的另一大重點,自然就是能夠消耗熱量與體脂的運動了。究竟運動能如何降體脂肪呢?日本專業體能訓練師中野.詹姆士.修一指出,當人體能量不足、例如運動時,內臟脂肪會比皮下脂肪更容易被使用到,因此內臟脂肪也是想要減肥降體脂時更容易減少的類型。但這並不表示皮下脂肪不會被消掉喔!

不過,身體是否容易消耗掉能量,和肌肉量息息相關,而女性大多相對肌肉量較少、且現代人又容易缺乏運動,都是減少體脂肪的阻礙。因此中野.詹姆士.修一建議,如果要從事降體脂運動,最好從「肌肉訓練」增加肌肉量做起!其中一定要鍛鍊到的部位就是「下半身」,因為臀部、大腿是肌肉較大塊的部分,鍛鍊下半身有助於有效增加肌肉量。 (編輯推薦:小腹最容易囤積脂肪!90秒瘦肚操順便練核心)

嘉義基督教醫院糖尿病中心的衛教資料也提到,運動可以提高人體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度、讓血中的葡萄糖更容易儲存到肌肉中或被肌肉利用,因此有助於降低飯後上升的血糖。此外,當血糖被肌肉利用,就不會再被轉化成脂肪堆積,因此肌肉鍛鍊對於控制血糖、糖尿病與減少體脂肪形成都有好處。

降體脂運動第二步:有氧運動



而許多減肥者都會選擇的「有氧運動」又有什麼效果呢?營養師劉素櫻指出,有氧運動是全身性的運動、可持續的時間比肌力運動長,因此總消耗熱量多,是燃燒脂肪的主力運動;而肌力運動雖然持續時間短、可消耗卡路里較少,但肌肉可以燃燒的熱量是脂肪的三倍,為了避免減肥過程中肌肉流失造成基礎代謝下降,也應該加入肌力訓練計畫。

中野.詹姆士.修一則建議,一天之中先做肌力訓練、再做有氧運動,因為肌肉訓練可以幫助分泌更多促進脂肪分解的荷爾蒙,讓有氧運動的燃脂效率提高!

  • 有氧運動:例如健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鐘。
  • 肌力訓練:徒手深蹲、伏地挺身、健身房訓練等,每周3次、每次20~30分鐘,每次訓練應間隔至少48小時。

減肥醫師推薦的降體脂運動:每天快走半小時!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減肥權威醫師蕭敦仁則指出,他最建議的減肥運動就是「快走」,他自己也會在每天看診結束後,在跑步機上快走半小時,速度只要達到「有點喘但還可以說話」即可。

當然,除了跑步機以外,公園、操場等戶外地點也非常適合進行快走喔!蕭敦仁醫師也提醒,進行有效的快走運動時,一定要注意以下技巧:
  1. 抬頭挺胸縮小腹,眼睛看前方。
  2. 雙拳輕握、手肘彎曲並自然快速擺動。
  3. 雙腳自然踏出大步,臀部縮緊、膝蓋不要過度彎曲。

健身教練推薦的降體脂運動:加強版肌力間歇!



健身教練筋肉媽媽則親自拍攝影片示範「加強版肌力間歇運動」,和讀者一起分享強力的降體脂運動,只要在家徒手或用簡單的重物就可以進行,快跟著教練一起動起來降體脂吧!

  1. 高棒式划船:雙手輪流,一共做20次
  2. 單腳Burpee:單腳做10次後換腳
  3. 伏地挺身:重複動作20次
  4. 棒式側轉體:左右輪流做,一共做20次
  5. 原地舉物交互跳:持續動作20秒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膽結石 治療 筆記

 資料來源 :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81145

                    http://www.zhenguan.com.tw/project/ins.php?index_id=255

肝膽相照」:肝與膽關係密切 膽固醇在膽汁中濃度增加,容易形成膽結石

在破解以上問題之前,中醫師賴睿昕先就中醫理論分享膽結石怎麼來的?常常有人說:「肝膽相照」,可見肝與膽的關係密切,肝臟分泌膽汁,經膽管送到膽囊儲存,再送到十二脂腸幫助消化吸收,在中醫這歸屬於肝與脾這兩個臟腑。當進食含有油脂的食物時,膽汁由膽囊經總膽管排至十二指腸內,幫助脂肪的消化,但是很多常常因為肥胖,常吃高油、高熱量食物,造成膽固醇在膽汁中濃度增加,囤積過多膽固醇,就容易形成膽結石。

這種體質在中醫屬於痰濕體質,要改善這類型的膽結石,飲食上少吃甜點、加工食品及各種油炸食品,避免暴飲暴食、食速過快;此外,建議平日可多喝一些普洱茶消食養胃、去油膩,同時解油膩之餘,還能潤腸通便,有一句話「動能生陽」,所以平時要讓自己動起來,每周運動2 3次,陽氣充足了,濕氣就難以在體內積存。

中醫:改善痰濕體質引起的膽結石,吃綠豆、空心菜、莧菜、黃瓜清肝利膽

中醫師賴睿昕表示,另外,要改善痰濕體質引起的膽結石,在飲食方式,通常建議選用清熱祛濕、健脾和胃、清肝利膽,偏向甘寒、甘平的食物,例如:綠豆、赤小豆、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蓮藕等。

膽結石也好發於4050歲以上的中高齡者,隨著器官老化、代謝變慢,膽汁濃度變高,也容易發生膽結石,常見於脾氣虛損的狀態,這時就建議要以補氣的食療作為調養,以改善動能。最常食用的就是黃耆,中醫說:「脾胃為生化之源」,黃耆能補「脾氣」,將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鞏固好,才能充分分解消化食物。並且也建議同時搭配荷葉,更有消積降脂的效果。以下推荐一味「黃耆荷葉消積茶」,提供大家參考:

【黃耆荷葉消積茶】

材料:黃耆3錢、荷葉3錢。

做法:黃耆荷葉洗淨,水滾後,把黃耆荷葉放入大火煮滾後,去渣放涼,即可飲用。

功效:黃耆補虛,益氣,止汗。尤其適合氣不足,氣短乏力,表虛易患感冒的人。荷葉是減肥瘦身、調節血脂聖品,還能輔助降血壓、消退水腫。

膽結石症狀因人而異 有人腹部劇痛,甚至會延伸到右上臂和右上肩

中醫師賴睿昕表示,膽結石症狀每個人不同,有的人完全沒感覺,健檢才發現有膽結石;也有的人會悶痛,吃完東西腹脹、消化不好。若是結石刮傷膽囊,或掉到膽管內造成發炎,會引發右上腹部劇痛,感覺右上腹部揪在一起,引發噁心嘔吐,甚至痛覺會延伸到右上臂和右上肩。這種病人經過醫師觸診、用手壓右上腹部時,會痛不欲生,因為膽囊發炎脹大,一吸氣腹部脹大,用手壓迫就會直接接觸到膽囊,產生劇痛。

此外,由於發炎反應,有的病人會發燒或畏寒,甚至會出現黃疸,鞏膜(眼白)變黃。一旦總膽管被結石完全阻塞時,小便顏色會呈茶褐色,大便顏色呈灰白色,需要緊急送急診,以西醫處置方式先將症狀改善。

膽細砂造成下腹悶脹「膽脹病」 中醫疏肝理氣+利膽排石+健脾補氣

而膽細砂造成的下腹悶脹,中醫稱之為膽脹病,多因肝失疏泄,膽腑氣機通降失常,濕熱內蘊,反覆發作而致正氣漸虛,濕熱瘀結,久釀成石。結石成後,膽腑通降受阻,常常由於進食油膩,或情志不舒,誘發肝膽濕熱熏蒸,而使本病急性發作。本病反覆發作,既有肝膽濕熱瘀結之實的一面,又有脾胃氣虛之虛的一面。所以,治療上常使用柴胡、赤芍疏肝理氣;鬱金、金錢草、雞內金利膽排石,加上北耆、黨參、白朮健脾補氣;丹參、三七、雞血藤祛瘀止痛改善症狀,消除膽砂。

坊間排石餐:黑木耳汁、核桃、蘋果汁 中醫:飲食失衡反而加重膽結石生成機會

前陣子坊間很流行的排石餐:黑木耳汁、核桃、蘋果汁等,中醫師賴睿昕表示,飲用反而會讓飲食失衡,膽結石是代謝失調的結果,失衡的飲食反而會加重膽結石生成的機會,若不去處理病因,那只是治標不治本。這也是為什麼在切除膽囊後,有些病例還是會出現肝內總膽管結石,建議還是要從根本改善產生結石的體質。

此外,預防膽結石發作,或當膽結石阻塞疼痛發作時,也可以適度按壓「膽囊穴」:

【膽囊穴】

位置:位在小腿外側上部,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陽陵泉)直下三個手指寬處。膽囊穴是膽結石膽囊痛的特效穴,臨床上對於刺激膽囊括約肌收縮,分泌膽汁有效,平常可以多按摩該穴,促進膽汁排出,保持膽汁的新鮮度。當膽結石阻塞疼痛發作時,按摩該穴也可以緩解括約肌,解除痙攣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下載 FB 影片!免安裝軟體 筆記

 資料來源 : https://health888.pixnet.net/blog/post/120095406-%E3%80%90%E6%95%99%E5%AD%B8%E3%80%91%E4%B8%8B%E8%BC%89-fb-%E5%BD%B1%E7%89%87%EF%BC%81%E5%85%8D%E5%AE%89%E8%A3%9D%E8%BB%9F%E9%AB%94%EF%BC%8C%E4%BA%94%E6%AD%A5%E9%A9%9F

把網址的【www】改成【mbasic】,ENTER送出

 點選影片裡右下角的【⋮】

點選【下載】完成!還是這麼簡單!互生活樂活誌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免錄音!直接將Google翻譯小姐的聲音下載成MP3音訊檔,手機&電腦都能儲存,好用的線上工具推薦 筆記

 資料來源 : https://www.pkstep.com/archives/32991

https://soundoftext.com/

破解鎖右鍵 禁止選取、複製文字的網站 筆記

 資料來源 : https://kkplay3c.net/release-right-button/

書籤管理員 新增網頁( 書籤 ) 解除網頁鎖右鍵  加上下方語法 : 

javascript:(function() { function R(a){ona ="on"+a; if(window.addEventListener) window.addEventListener(a, function (e) { for(var n=e.originalTarget; n; n=n.parentNode) n[ona]=null; }, true); window[ona]=null; document[ona]=null; document.onkeydown=null; if(document.body) document.body[ona]=null; document.body.oncopy=null; } R("contextmenu"); R("click"); R("mousedown"); R("mouseup"); R("selectstart");})()

一旦遇到鎖右鍵的網頁,只要點擊一下就可完成破解鎖右鍵的!

感謝 吉娜 大大 的分享!!


資料來源 : https://kikinote.net/104378

列印 複製法

cache: 複製法

打開 Google,在網址的左邊加上「cache:」,按搜尋

出現快取頁面,按「純文字版」


喜歡安裝的再參考下方 : 

 安裝 Allow Copy

2021年10月9日 星期六

得到等於失去?!! 尋找 永遠的福樂 與 滿足 !!

當你很想要一件東西 , 盼望了很久 , 期待了好久!

終於得到的瞬間 當然很高興!! 但是滿足感卻從此刻開始遞減! 

很快就覺得 還好嘛!!.. SOSO  

甚至還會開始懷疑 當初為何這麼想得到 它 ? WHY ?



人類的未來? 新世界的願景!!

1.人為何不能相親相愛?  和平共處呢?

2.人為何不能共享資源?  為何需要搶奪資源占為己有?

3.人為何需要發明武器?  是要 自衛?  殺人?  殺戮?  虐殺? 

  只要將所有浪費在戰爭和武器的資源和錢財用在改善全人類生活的福祉上,

  人類就有救了! 地球環境也會開始改善 , 大家是在呆啥呢? 

  大家全都被傻蛋騙了!  牠就快被踹進硫磺火湖裡 , 還要拉我們下去當墊背 , 真是不要臉的傢伙! 

  枉費 天父 當初給牠的一切恩賜!! 了然啊~~~~


新世界發展願景 : 

1.重建價值觀 : 廢除金錢制度 , 改以互相幫忙的貢獻值( 互助時間銀行制度 ) 且有上限

   , 杜絕貪婪!

2. 資源共享 : 先視個人狀況提供每個人充足的基本食衣住行育樂需求!!

2021年10月7日 星期四

日本名醫建議:每天只吃晚餐,身體最健康!筆記

 資料來源 : https://www.booklife.com.tw/baike-detail/4/86

誰都做得到的「一日一餐」生活

我從大約十年前四十五歲左右時,因為某個原因而開始實踐「一日一餐」的生活方式。

當時從事開業醫師的父親仍在第一線為病人治療,我自己則在大學進行乳癌的研究與治療,回想起來,那時過得相當輕鬆。但是父親在六十二歲時因心肌梗塞而病倒,當時我才三十五歲。

父親幸運保住性命,但是之後無法再從事醫師的工作,因而被迫退休。於是我辭掉大學的研究工作,返回家中繼承父親的醫院。

與過去在大學的輕鬆研究工作截然不同,我必須指揮員工,還得聆聽病患的抱怨。每天的生活突然變得充滿壓力。為了抒解壓力,我常暴飲暴食,結果導致體重直線上升。最胖時曾達到七十七公斤,比現在重了十五公斤。這正是營養攝取過度的結果。

我原本就有嚴重的便秘,這時更出現了另一個惱人的問題,就是排便時若是太用力就會心律不整。

「便秘與心律不整有什麼關係?」或許有人會這樣問,事實上兩者之間確有密切的關係。因便秘而過度用力時,血液會衝向腦部,於是頸動脈的壓力感應器發揮作用,使血壓下降,以抑制心臟的功能。也就是醫學所稱的「主動脈竇反射」。其結果會頻繁出現心律不整,嚴重時幾乎一整天不間斷。

心律不整會引起心悸和血壓下降,因此會讓人畏懼上廁所。但最嚴重的是使心臟內的血流惡化,形成名為「血栓」的血塊。血栓若流至腦部會造成「腦栓塞」,流至肺部則造成「肺栓塞」,甚至可能上廁所時在沒有人知道的狀況下喪命。因此,當時我常視上廁所為畏途。

正因為這個緣故,我開始嘗試各種健康法。曾經努力上健身房、游泳或勤加利用健身器材,希望藉由運動來減重。但很諷刺的,運動反而刺激食欲,使體重增加。其他瘦身法也非常辛苦,特別是計算卡路里的工作很快就讓人失去耐心而無法長久。

在錯誤嘗試的過程中,我停止肉食,改成以蔬菜為中心的飲食生活,原本頑固的便秘很快就消失了。

不過有時候還是會想要吃肉。但是吃了肉之後,第二天早上又恢復頑固的便秘。就因為想到上廁所的痛苦,而讓我從此對肉類敬而遠之。

不可思議的,就像戒了菸的人,對菸味格外敏感一樣,很長一段時間不吃肉之後,即使吃到高級牛排,也如同嚼爉,感覺不出它的美味。

說句玩笑話,不吃肉之後,似乎體臭也消失了。喜愛肉食的人或有代謝症候群的人皮脂較多,這些皮脂氧化成過氧化脂質後就會散發出獨特的氣味。這就是名為「Nonenal」(一種不飽和醛)的所謂「老人臭」。不吃肉以後這種氣味也幾乎消失了。

其次,利用「一湯一菜」減少食量後,體重直線下降。身體狀況也漸漸改善。從營養的觀點來看,了解到攝取看似簡單的食物中含有的「完全營養」,能活化身體功能。

不過每一餐要準備一湯一菜相當麻煩。上午和中午經常欠缺食欲,相反的,晚上有時為了應酬而必須大吃大喝。不論多麼有益的習慣,若實施起來過於困難就很難長久持續。

在歷經多方思考後,所採取的就是現今實踐中的「一日一餐」的生活。已經過十年多了,我的健康狀況非常良好,體重也一直維持在六十二公斤。更重要的是,皮膚變得年輕,健康檢查的結果顯示,血管年齡也回到了二十六歲左右......


每天什麼時候進食最適當?

實施「一日一餐」時,這一餐要在什麼時候吃呢?我的建議是每天最後的一餐「晚餐」。


在外工作的男性,隨身攜帶自用的飯碗相當不便,而且晚上還可能有交際應酬。

幾乎都在家中用餐的家庭主婦,而且有午睡時間的話,以中餐作為一天中的主餐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午睡超過三十分鐘,體內時鐘會錯亂而使人更覺疲倦,而且晚上不易入睡,因此午睡時間請控制在三十分鐘內。晚餐時希望享受與家人共餐之樂的人,一天吃兩餐也無妨,但請遵守一湯一菜的原則。

早餐也一樣。早餐吃得太飽,同樣會產生睡意。上午有考試或有重要會議等需要使用頭腦的狀況,我甚至建議大家早上什麼都不要吃。

特別是考試前夕,常因緊張而睡眠不足,早餐若吃的太飽,考試中必定會受到睡魔侵襲。如果一定要吃些東西,最好提早吃,或是選擇水果或果汁之類的簡單食物。

腦部只能使用糖分,或許有人認為應多攝取糖分,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不單是糖分,脂肪、蛋白質、澱粉等,人類身體的組織都必須先將它們轉變成葡萄糖後,才能夠送至頭腦。即使不吃甜食,也能充分提高血糖值,因此沒有必要刻意為了頭腦而攝取糖分。

有人認為,頭腦疲倦時攝取糖分即可。但事實上,頭腦是不會疲倦的。

人從出生後到死亡的一瞬間,頭腦沒有一刻休息。如果一旦停止,那就意味著死亡。

因為,心臟的運作、呼吸都是由頭腦來指揮。睡覺時如果沒有來自頭腦的指令,心跳和呼吸都會停止。

有人專心工作或念書後,感覺頭腦疲勞,正確來說這應該是感覺眼睛疲勞或精神疲勞。人從誕生的一刻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一直運作,從不休止的就是頭腦。

那麼,頭腦在什麼時候最為清醒呢?


答案是,在空腹時,頭腦的運作最為旺盛。

我強調在使用頭腦,或是面對重要工作時,寧可不要進食,就是這個緣故。若一定要吃些東西,最好選擇不致於使血糖值快速上升的食物。

歐洲某些地方在中餐之後,到下午四點左右為止,有午休的習慣。若是在能夠午睡的環境中,吃中餐,或甚至喝酒都沒關係。但遺憾的是,我們的社會並沒有公司引進這種習慣。

在這種狀況下,每天主要的一餐應該在什麼時候吃呢?我認為一般在外面工作的男性還是以晚餐為宜。

每個人的工作時間依職業型態而異,因此未必非選擇晚餐不可。最好配合個人的生活型態來決定。

不過,成長期的小孩和停經前的女性等血糖值容易下降的人不在此限。由於這些人不耐空腹,每天三餐還是需要以一湯一菜確實進食。

實施「一日一餐」的身體變化

效果不僅限於減輕體重

實施一日一餐滿一個星期時,請聞一下你的腳。如果你以前有代謝症候群,體臭應該相當強烈。

但是實施了一日一餐後,只要一個星期,你的體臭幾乎可以消失。

體臭的原因為皮脂腺,亦即所謂的油汗。腋下和腳底都容易流出油汗。單純的汗不會臭,但如果有腋臭菌、葡萄球菌等黴菌繁殖,就會產生令人不快的臭味。

實施一日一餐後,血液中的膽固醇開始減少。膽固醇是性荷爾蒙的原料,特別是使腎臟正上方的腎上腺所分泌的男性荷爾蒙「雄激素」的量增加。

雄激素又被稱為「鬥爭荷爾蒙」,在「鬥爭」或「逃走」時,換言之,在遭遇壓力時分泌。男性荷爾蒙具有使皮膚油脂增加的作用,因此受到壓力時皮膚的油脂會增加,成為青春痘、腋臭、頭皮屑、掉髮的原因。

造成這些狀況的膽固醇如果減少,當然體臭和青春痘等也會消失。因此,一日一餐不僅能使人變瘦,還能使皮膚美麗,消除體臭。

另外,雄激素減少後,乳癌、攝護腺癌等靠性荷爾蒙而成長的癌症也會減少。

雄激素是男性荷爾蒙,會使皮膚變黑而且多毛。停經後的女性為皮膚暗沈、黑斑以及多毛而困擾時,一日一餐有助於改善代謝症候群。另外,對男性毛髮稀疏也有效果。

等一下!我曾說雄激素是男性荷爾蒙,會造成多毛。因此可能有人認為,雄激素減少後不是毛髮會變得更少嗎?

確實,男性荷爾蒙是多毛荷爾蒙。動物中,雄獅子生有鬃毛,就是男性荷爾蒙的作用。但是,如果鬃毛長在臉上,就無法看見前方而難以發現敵人。因此,前額的毛根部分有將男性荷爾蒙轉變成少毛荷爾蒙的「轉換酵素」。這是動物進化的結果。

有壓力時會掉髮,是因為壓力使雄激素的量增加,再由轉換酵素將它轉變為少毛荷爾蒙的緣故。

以為一日一餐只有瘦身效果的人,聽到它還有抗老化效果、抗癌效果,以及消除體臭的效果,一定相當驚訝。
其實除了這些之外,它還有一項更了不起的效果,就是使頭腦年輕化的效果。

或許有人也知道,頭腦在小孩時就停止成長。之後隨著年齡增長,腦細胞逐漸減少。到了老年容易健忘,令人產生一步一步接近失智症的恐懼感。

不過近年來發現,原本不會再生的腦細胞,在某種條件下還可以再生。

這個條件就是「飢餓與寒冷」。


人類過去多次瀕臨滅亡的危機。在這些危機中,只有對飢餓與寒冷具有耐力的人能夠存活。


人類已將原來被視為不可能的腦細胞再生變成可能。


名為「海馬迴」的部分,亦即掌管人類感性的頭腦最原始的部分,就與頭腦的年輕化有關。

可知一日一餐的效果,還隱藏著無限的可能性。